4月19日至20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780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

本次会议以“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科学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为主题。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工程大学教授李应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集团总师刘永泉共同担任会议执行主席。会议邀请18位院士交流研讨,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中国科学院、空军研究院、太行实验室、航天科技、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20余所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代表参加。

张立群代表执行主席致辞。他表示,空天动力技术是未来频繁进入太空和两小时全球到达飞行器中最具挑战、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也是全球航天大国关注和博弈的焦点。西安交大牢记西迁初心使命,始终将自身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相连。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聚了新动能、积累了新优势。当前,学校正与青岛市及西海岸新区紧密合作,加快推进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试验大科学先导装置基地建设,为空天动力装备的探索性试验与设计验证提供有力支撑。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牵引,基础研究为根、应用研究支撑、学科交叉赋能,持续深化空天领域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围绕我国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等关键领域,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共同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研究方向,在思想碰撞中催生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范式,为我国打造空天领域国际领先优势、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李应红院士介绍了本次会议主题和组织筹备情况,并围绕“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科学试验研究”的中心议题作评述报告。

西安交大陈雪峰教授作《发动机服役安全与试验测试》主题评述报告。中国航发集团黄维娜总师、中国航发集团程荣辉总师、航天科技六院李斌副院长作评述报告。
与会专家围绕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领域开展了深入研讨,系统梳理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优化了基础研究布局框架,定位了关键技术瓶颈并明确了重点突破方向,为保障我国空天动力装备服役安全提供了有益参考。

据悉,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于1993年4月在北京香山正式创办。会议主题涵盖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及与我国重大需求密切相关的能源、健康、信息、材料等研究领域。会议致力于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氛围,倡导学术民主风尚,旨在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集前沿探讨、趋势研判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高端平台,重点促进学科交叉领域的创新思想碰撞与深度融合。自创始至今,为国家各类重大科学计划的设立、基础研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编制等搭建了研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