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讨论班之创新实践班“第一课”——走进工程坊

日期:2015-05-12 10:31 浏览量:

5月9日,讨论班之开放实验班全体成员齐聚工程坊A区,参加西安交通大学第六届工程坊开放体验日活动开幕式。

首先,大家观看了RoboCup机器人队的踢足球表演。根据工作人员的解说,我们了解到可爱的表演者——Nao机器人,是在linux,Windows或Mac OS等操作系统下使用C++或Python等语言编程来控制的。之后,Robocon机器人舞蹈表演、机器人羽毛球比赛更是让大家大饱眼福,惊叹不已。

          

随后,我们来到了智能打印创意工作室,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并向我们展示了已完成的精美的成品。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B区一层西的木工车间,这里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木工的历史与分类。之后又详细讲述了木质鲁班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有些兴致盎然的同学们自己动手拆解并拼装了鲁班锁,通过实践,大家无一不被中国唐宋时期的木工技艺所折服。随后参观的陶艺、数控铣床等精巧绝伦的技艺也让我们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参与欲。

          

参观完趣味横生的项目,穿过热闹非凡的楼层,工程坊讨论班的同学们一齐走向了四楼的一间研讨室,围坐桌前,两三句介绍自己,相互熟络了起来。这时,工程坊王锋老师带着笑意推门而入,走到同学们的身边。老师的话刚出口就别具一格,“学生不只是学习,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把学到的东西经常实践才能出真知。”他说道工程坊就是一个为同学服务的平台,只要带着想法来到这里,工程坊会尽全力帮助大家,让想法成真。他鼓励大家大学四年不能虚度,一定要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为了实现想法,创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王老师认为,创意要在放松、自由、平等、无硬性要求的状态中才能产生。创意本质上来自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由此他把工程坊比作类似于作坊的地方,不同的是作坊要求产品有实用性,而工程坊则是来“玩”的 ,并不是抱着发明创造的目标来的,而创意往往产生于玩的过程。这个让创意成真的地方有时也被称为“梦工厂”。

王锋老师说,工程坊的所有老师都被要求“无条件”接待同学、服务同学;学生在这里提出思路,老师的长处就在于用经验和技术帮助同学实践思路。来到工程坊,不用出任何钱任何材料,只用出时间,任何项目都可以体验。

除了工程坊能提供的自由氛围和丰富资源,王老师还强调了互补性的作用。互补性在讨论班的模式中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参加讨论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熟悉有不同的技术,通过互相搭配、合作,团队的整体力量就会非常强大。

老师讲完,便开始积极鼓励讨论班的同学们谈谈想法和意见。一位报名电子产品方向的同学提出大家应该首先交流各自的创意和想法,达成一定共识,再制定一个方案,怎样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并了解能够应用的资源和技术等相关细节。讨论班齐心协力、各尽所能,才能真正体现出讨论班的意义。这种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讨论结束时,王老师和同学们现场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将在线上相互交流想法,尽快确定出研究的方向以便动手实施。讨论气氛之热烈,让人十分期待后期的实践将会有怎样令人瞩目的进展。

讨论班,一个新式课堂,欢迎各位的持续关注。

文字:理学院 学委会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