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我为师生办实事】>正文
【我为师生办实事】

【我为师生办实事】一附院: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06-25 10:00 浏览量: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牢牢把握学习教育要求,以扎实有效的学习带动思想意识的提高,以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开启医院事业发展的新局,全院上下工作热情高涨,各项改进医疗服务流程、便利患者就医的举措不断出台,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关心的难题改起,倾注真情实意,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与赞许。

每天多干两小时 只为一句对患者的承诺

治理效果到底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67岁的刘女士因为肾囊肿住进了交大一附院泌尿外科,因有心脏病史考虑手术耐受性须在术前做CAT检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刘女士说:“原想着做上这个检查最快也要三五天,没想到住进一附院的第二天晚上就做了检查。医务人员很耐心很负责,给我摆了3次体位,做完检查都12点了,他们真得很辛苦。”刘女士的主管医生田如龙说:“医学影像科主动加班给病人做检查,缩短了等待时间,让我们有更充分的时间讨论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也能尽早安排手术。”

医学影像科梳理流程提升服务便利患者

为什么流程相对复杂、耗时较长的冠脉CT检查,在交大一附院只要一天最多不超过两天就能做上?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健给出了答案:因为全员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换取时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医学影像科党支部梳理医疗服务流程的痛点难点,发现在诸多问题中,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就是做检查等待时间长临床意见大,因为没有检查结果不好做判断,手术方案、治疗措施都定不下来;患者意见更大,住院时间拉长、费用增加、就医体验差。但影像科也有自己的难处,医院每日门诊量上万,每天门诊加住院数百个病人排队做影像检查,地方就那么大、设备就那么多,几乎已经满负荷。有问题就解决,有矛盾就破解。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党支部的号召下,老同志带头坚守,年轻人主动加班,原本晚上10点结束,现在至少干到12点,科室公开承诺:常规检查当天开单当天做完,用自己的牺牲奉献践行为百姓健康服务的誓言。

一附院院长吕毅(右一)带队开展行政查房,扎扎实实改进医疗服务

影像科的变化,只是该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我为群众办事”要求落到实处的一个缩影,一场场由院长书记挂帅、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推进的,以“改进服务流程、促进依法执业、规范临床带教、提升后勤效能”为主题的专题行政查房次第展开。从门诊患者就医体验不佳到各项检查耗时较长,从服务窗口人员聚集到外部环境不够整洁,行政查房中发现的一个个问题看似细小,背后反映出的却是管理的短板、作风的不实,影响到的是患者的体验、医院的形象。

问题明确,立行立改!门急诊率先行动,以问题为导向,以病人为中心,从预检分诊、导诊挂号到排队就医、结算取药,对患者就诊全流程中梳理出的多个问题现场办公,多部门联合整改,效果立竿见影。临床一线的快速运转需要医技科室的有力支撑,增开服务窗口、延长检查时间、加快样本周转、提升检测效率,一项项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出台,满意的是临床,受益的是患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流后勤是一流医院的题中应有之义。美化就医环境、消除卫生死角、消灭安全隐患、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品质,后勤人从一个个不起眼的问题改起,用高效能的后勤保障从临床到医技乃至全院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转。坚持以求实务实办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温暖、服务”融入群众就医全流程全环节,将实事办实办好,办在群众的心坎上,正是这一场场专题行政查房的初心所在。

党建与业务融合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

西北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命运共同体成立

党旗所指,心之所向。一年半前,交大一附院牵头成立“西北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命运共同体”,探索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的经验做法,助力健康西北目标早日实现。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在党建交流平台的推动下,医院以党建带动业务的实践蓬勃发展。肾移植科“生命接力先锋队”党建联盟、血液内科倡导发起“党建+血液联盟”,一个个学科跳出窠臼,纷纷以党支部的名义组织专业活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基层一线。

一附院领导班子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交大一附院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要将学习教育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立足医院事业发展实际,围绕多院区建设与一体化发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学科评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保制度改革等中心工作,大力总结、应用党建推动业务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党建工作的统筹谋划、制度设计、活动策划、创新实践及成效固化,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结合实际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力争做到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老百姓就医关注什么,我们就从什么地方改起。随着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院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要围绕老百姓就医的痛点,聚焦医疗服务各流程各环节的堵点,真抓实干,立行立改,在服务百姓健康的过程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此,一场医疗流程优化专项行动迅疾展开:通过梳理问题清单、成立组织架构、制定行动方案、部门科室联动,切实改善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流程、改进质量安全,减轻患者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一步一个脚印,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承办陕西省“三大中心”建设工作培训会

学史力行,实干争先。作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型三甲医院,一附院始终把辐射、带动地区医疗机构发展、培养基层卫生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省卫健委的指导下,承办陕西省“三大中心”建设工作培训会,规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建设标准,服务区域百姓健康需求。承办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全科医生和村卫生室骨干乡村医生培训班,投入一流师资设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形式,得到省卫健委专家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组织院领导接待日,倾听一线声音

解决职工和患者“急难愁盼”问题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题中应有之义。6月11日,医院组织年度首次院领导接待日,面对面倾听职工及患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能解决的,立行立改;暂时不能解决的,抓紧研究,尽快落实,力争把院领导接待日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中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瞄准“卡脖子”难题 扛起医疗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交大一附院党委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广大医教研一线职工摩拳擦掌,立志要在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公关上作出贡献。正如院长吕毅所说,“作为医疗行业国家队,胸怀国之大者,攻关国之重器,是时代赋予一附院人的职责使命。”

4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与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在陕西省建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部),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根据协议安排,西安交大一附院牵头设置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以交大一附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将在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这是医院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争创世界一流的使命与担当。

召开“分布式微剂量CT重大项目”推进会

5月31日,由交大一附院与西安交大徐宗本院士团队合作的“分布式微剂量CT研究项目推进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项目从减少CT辐射、变革检测形式入手,力图颠覆传统的医学影像检查,是一附院为解决医疗健康领域“卡脖子”等问题作出的最新尝试。步履不停,重大揭榜项目接续亮相。交大一附院充分发挥交大医工交叉的突出优势,瞄准“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分布式影像装备、磁外科技术创新、等离子体医学应用、恶性肿瘤精准防治、智慧医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等七大类“卡脖子”难题,集中火力,全力主攻。

6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决定成立“省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集全省之力支持交大一附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从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到争创国家医学中心,这是时代赋予一附院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一附院作为医疗行业国家队为党分忧、为国建功、为民服务的重大职责使命。正如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所说,“一附院人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致力于健康中国建设,向世界一流对标,加大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的成果产出,为人类生命健康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保障和服务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西安交大一附院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继续把学习党史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用为民真心换取群众舒心,以更大决心、更强魄力,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在解决重大健康问题、推进健康中国之路上奋勇前进! 

原文刊发于2021年6月25日《陕西日报》11版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06/25/content_759491.html


文字:一附院 王睿
图片:一附院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