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单智伟,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监事出席会议。会议由单智伟主持。
会上,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邢晓强汇报了基金会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邢晓强从捐赠收入、公益支出、捐赠服务等维度分析总结了基金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围绕“双向赋能、合作共赢”工作思路,提出2025年工作举措和重点任务。他强调,基金会将聚焦学校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筹资工作体系及制度体系,策划推广品牌项目,扎实推进大额捐赠项目落地,做好小额捐赠项目推广,系统优化捐赠服务,赋能校友和企业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秘书长助理毛珊汇报了基金会2024年财务收支情况及2025年支出预算与资金投资计划。
会议审议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西安交通大学(香港)教育基金会有限公司等事宜。
在交流环节,线上线下参会理事、监事围绕拓宽筹资渠道、优化捐赠体验、加强政策推广、增强投资运作能力等积极建言献策。理事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基金会和领军企业的对接,在推进大额捐赠的同时,重视小额捐赠的“积少成多”效应,营造捐赠氛围、培育捐赠文化,通过便捷的线上捐赠渠道和校友班级群动员,提升校友参与度,发挥金融投资和产业创新经验丰富校友的优势,做好资金保值增值工作。

单智伟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基金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2026年是学校建设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基金会要锚定目标任务,锐意改革进取,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加速推进各项工作:一是重塑捐赠文化,构建良性循环。他指出,社会捐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对社会捐赠工作的认识,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以130周年校庆为契机,重塑捐赠文化,强化研讨宣传,凝聚各方力量,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打造良好捐赠生态。他强调,要高度重视优化捐赠服务,推动“项目专员”制度落地,聘请专业人员为捐赠人提供全周期的政策、法律、财务税收等方面的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小额捐赠的及时答谢与反馈,增强校友参与感,切实优化捐赠体验,提高捐赠人满意度。三是聚焦学校战略任务,开拓思路、创新模式,强化筹资体系建设,广泛汇聚各类资源,助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表示,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校友和筹资工作,主动了解校友需要,服务校友事业发展,建立双向赋能、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机制。希望各位理事、监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学校发展献智献力、汇聚资源,为学校提升全球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学校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