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陕西新闻联播】西安交大助力陕西省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日期:2025-04-01 15:36 浏览量:

我省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蓝图,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从甘孜大山到秦岭脚下,一场跨越千里的公益救助,帮助四川甘孜的4岁女孩拉真找到了她因意外失去的鼻子。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正高级工程师、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晶:她的鼻子3个月的时候就没有了,那我们就用现在的这个AI的这个算法来给她拟合出来一个数字化的鼻子,又给加上颜色,更加仿真,所以患者的父母带着孩子,一共过来两趟,第一次是过来采集数据,第二趟,就把这个鼻子给装上去。

拉真这个新鼻子得益于西安交通大学王晶团队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2019年,在医工交叉工作的过程中,王晶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决定从医疗数字化定制领域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王晶:陕西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对人才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学校也支持科研工作者去科技转化,秦创原发展公司也给我们大力的支持。

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人杨旸彦荣:去年王老师给我们公司反馈他有金融诉求了以后,我们推荐了秦创原专属产品“秦创人才贷”,最高是可以给到企业1000万元的支持。

依托秦创原科创飞地模式构建研发转化产业的创新成长路径。王晶带领团队与华西医院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发出系列临床级解决方案,获得20多项奖项。同时,企业还参加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产业链路演,通过以演代评方式获得省级科技资金补助。

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人胡蕊:秦创原公司也在企业经营的发展、股权设计、法律咨询以及融资贷款等方面助力企业补齐短板,快速发展。作为秦创原生态体系建设的市场化运营总平台,秦创原公司已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服务体系,真正成为科技与产业的“摆渡人”。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空气颗粒物污染是目前全球疾病负担评估确认的首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对首要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中不同组分的贡献作用尚不明确。最近,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团队从住院风险角度,系统量化了2013~2017年我国大气十条实施后,空气质量改善的人群健康效益,并发现黑炭是细颗粒物PM2.5污染改善人群健康效益的主要贡献组分。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少伟:我们评估了这些心肺呀,神经、精神、肾脏这些系统,它主要疾病跟PM2.5和它组分的这种关系,从而发现呢,就是说在PM2.5的几种主要组分里面,这个黑炭与健康关系是最密切,黑炭的这种降低呢,也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PM2.5整体的一个危害。

这项研究发现为进一步推动空气污染的精准治理和人群重大环境健康风险防控提供了基于真实世界场景的重要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上已经发表。

吴少伟:疾病防控的话,一些有害组分污染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相应的那里的人群,他们的疾病防控的重点,根据这个污染情况去做一些适当的调整,相应的人群可能受益就会更大。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近年来,西安交大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立“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的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模式,充分共享了校企双方的人才,科学家+工程师联合攻关、协同育人。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我们多高校、多学科组成一个联合体,匹配到产业链上去,组织更多的创新资源为产业服务,把我们26个省属的国有企业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产教融合的创新联盟,真正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推动陕西新质升产力、新动能的发展。

报道链接:https://qidian.sxtvs.com/timing/share/content/10578484?1743476666080=

文字:陕西新闻联播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