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低空经济装备与技术标准研讨会在创新港举办

日期:2025-04-30 09:17 浏览量:

4月2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研究院和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承办的低空经济装备与技术标准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办。会议旨在为加强低空领域跨部门间的相关学术交流,凝聚共识,推动我国低空经济创新可持续发展与治理,助力低空装备与技术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产业化。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孙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韩林智、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高学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之义、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酒海燕、“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际联盟高级顾问平剑等国家机构、高校、企业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会前,孙早、韩林智、酒海燕围绕低空经济装备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展开座谈,围绕低空飞行器安全规范、空域管理标准、产业链协同等深入交流,探讨产学研合作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路径,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由经金学院党委书记周建伦主持。孙早代表西安交大向与会人员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技术创新、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次研讨会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商低空经济装备与技术的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路径,对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孙早表示,西安交大将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和创新港平台作用,深化产学研协同,助力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期待与会专家加强跨领域合作,凝聚共识,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贡献智慧。

高学民在致辞中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从概念探索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无人机、低空物流等应用场景快速落地。他建议在标准体系中增设“低空时空数据基础设施”类别,通过实景三维等技术实现低空空间数字化管理,为飞行导航、空域监管等提供精准支撑。他期望通过政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合作,共同构建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夯实时空数据基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之义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支撑,需加快构建覆盖设计、制造、运营全链条的标准体系。中国电科将充分发挥在电子信息、智能感知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联合行业伙伴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为低空经济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基础。他期待各方加强协作,共同探索低空装备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以高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占据先机。

会上,西安交大经金学院副院长沈灏分别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酒海燕、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所长蒋大鹏完成合作签约。

西安交大经金学院副院长沈灏主持研讨会成果发布与主题报告。西安交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董静平系统分析了美欧低空标准体系在空域管理、飞行器适航等领域的特色,建议我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低空标准体系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中国全球化中心智库高级研究员黄海峰表示需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突破无人机适航等关键技术标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酒海燕指出需要政策与市场协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优化空域资源配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韩林智围绕标准化人才培养,详细解读了我国标准化人才政策,建议加强标准化高等教育,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培育“既懂技术又通标准”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中国计量科学院副院长房庆建议统筹低空标准顶层设计,加快核心标准研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之义表示需构建空天地一体的低空通信专网保障安全。武汉大学教授江万寿提出要建立数字航路网基础设施,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制定数据标准,利用立体卫星影像构建地理信息底座。

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所长蒋大鹏主持专家交流环节。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主任王世钧分析了当前低空安全面临的技术、监管等挑战,提出应构建“技术+管理+标准”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加强无人机识别、空域动态管控等关键技术研发,并呼吁加快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体系,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赵拥军建议以智慧城市为依托,规划多元低空应用场景,完善空域管理和数据共享政策,形成产业闭环。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所叶征宇教授围绕低空经济的感知挑战展开探讨,建议标准建设应立足实际需求,兼顾技术前瞻性,为低空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樊高月建议我国增强自身实力,助力“一带一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小宽认为低空经济是重要发展方向,需要前瞻性制定标准,发挥西安科教优势打造创新高地。各专家一致认为标准体系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需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国际合作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安交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研究院院长、经金学院教授袁晓玲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西安交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研究院将持续发挥智库作用,联合政产学研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低空经济标准制定工作,助力提升我国话语权,她希望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协作,共同探索低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路径,提供可借鉴的标准实践方案。

全体与会专家发布低空经济装备与技术标准研讨会倡议书,提出构建系统性、动态化的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强调需要强化国家主导,推动“军地民”协同治理,分层分类制定基础通用、技术装备、运行管理等标准,并加快低空智联网、eVTOL等关键技术攻关与试点示范。同时,希望加强国际标准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确保安全与应急体系贯穿始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标准化建设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政产学研协同推进,助力中国标准走向国际。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全球化中心智库、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开发银行、中宣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

文字:经金学院
图片:经金学院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